星期天,从两种小面开吃。吃吃简单的面条,聊聊简单的话题

公元二十一世纪初,在黄河上游的一次考古发掘中,出土了一碗倒扣在淤泥中的食物。后来,经过工作人员严格的考证和研究,确认这碗食物是4000多年前的面条。

世界文明分东、西,由于气候因素和地理条件的巨大区别,导致了不同文明在饮食方面的迥然差异。

但是,有一种食物,在今天却是东、西通吃,这种食物就是起源于中国的面条。

说到这里,肯定马上会有人反对我的这个说法。

但是,如果我告诉你,源于中国面条的“方便面”不仅遍布于世界的各个角落,而且还乘着宇宙飞船到了外太空,您还会反对面条东、西方通吃的说法吗?

可能又有人立刻举出一个反例——意大利面!这个怎么解释?

看官,请不要着急嘛,“心急吃不了热面条”嘛。

日本拉面,在明朝末年自中国传入扶桑,这是定论,就连人家日本人自己都这么说。而日本拉面的罗马文写法,正是源于中国的拉面(有人说是捞面)。那么,整天用着罗马文字的意大利人吃的意大利面的来源,您说该怎么解释?

不知道有没有人愿意写一本关于“面条”的历史专著。现在,因为作者没有掌握足够的史料,在此也不敢讨论这么高深的学问,只想说说关于两种“小面”的一点简单话题。

蓬莱小面

一种是地球人都知道的“重庆小面”。另外一种,是地球人(除了烟台人)都不知道的“蓬莱小面”。

在面条界,用“小面”命名的,可能只有重庆小面和蓬莱小面吧。

重庆小面,我觉得英文用“Chongqing street noodles“来说最为形象。这种说法把街边随处可见的重庆小面的大众化,巷陌烟火气概括的很是到位。

据说重庆小面肇于宋朝末年,并且源于担担面。

卖面的人,肩挑着简单的灶具,走街串巷,随时随地都可以为食客煮上一碗热气腾腾,麻辣鲜香的面条。因其简便,故称小面。

重庆小面是不是真的起源于宋朝,自然有人去考证。不过,面条称之为“面条“,却是最早见于宋朝的。在那之前,面条被称作”汤饼“。

“面条“,从宋朝一直叫到了现在。

上个世纪,改革开放伊始,“方便面“进入中国,除了被称作“方便面“,还有一种高端的叫法是”伊面“。作者也曾经一度认为,这么高级的“伊面”称谓是来自日本的。后来才知道,其实“伊面“不过是”伊府面“的简称而已。

高档的龙虾芝士伊面

伊府面,也只不过是华南的一个面条种类而已。

“伊府面“最早起源于清朝的中原地区,其做法和日本人发明的”方便面“几乎完全相同——加了鸡蛋的面条,油炸了,便于保存。吃的时候,再用开水煮了,或者用开水泡了即可。

方便面,是日本的日清食品公司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发明的,当时是不是受到了中国“伊府面“的启发,真是有嘴说不清啊!

日本人对于传统文化的保护,对于传统工匠技艺的坚守,几近达到固执的地步,令全世界为之汗颜,为之称道。好在,我们今天也开始强调工匠精神了,如果真的能从现在做起,还不晚。

话题从重庆扯到了日本,似乎有点儿远了。

和重庆小面几乎人人皆知的命运不同,蓬莱小面,除了烟台人和少数外地人,知道的却寥寥。

蓬莱小面,诞生于民族英雄戚继光的故里。蓬莱的人民,临海而居,自古以来就有胸怀天下的豪情壮志。

母子节孝牌坊。明朝政府为表彰戚继光的祖母和父亲而建。

父子总督牌坊。明朝政府为表彰戚继光父子而建。

因为做法简便,重庆小面得名。而蓬莱小面被称为“小面“却不是因为简便,而是真的因为其量少。

正宗的蓬莱小面,讲究“三分面七分卤“,这可以证明其面条的量少,同时,也证明其面卤的重要性。

且不说包含了抻、拉、摔的面条制作过程。只看一碗蓬莱小面的面卤是如何产生的吧。

先用鸡骨熬制汤底,再辅以加吉鱼增鲜,并投以木耳、八角、茴香等十几种调料,中间还要用湿淀粉调度口感的浓淡。最后,飞上大小均匀的鸡蛋花,撒上预先备的青蒜末,这碗蓬莱小面必备的面卤才算大功告成。

香气扑鼻的面卤浇在过了凉水的面条上,再把前面熬熟的加吉鱼肉切丁,均匀撒在面条上,这才到了食客动筷子的环节。

蓬莱小面和重庆小面,勿用比试高下,都是美味。可是,为什么重庆小面能够遍地开花,而被列入烟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蓬莱小面却只能墙内开花墙内香?

除了蓬莱小面做工的复杂性,主要材料的地域局限性——加吉鱼只分布于渤海、黄海等海域——之外,是不是还有其他原因呢?

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关于两种“小面“的简单话题,似乎又变得不简单起来。

如果从面条的起源、发展,再到日本人发明“方便面“的大角度来看,这个不简单了的话题,似乎愈加复杂起来了。

戚继光训练水军的水城今犹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