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全民健康素养刻不容缓(提高全民健康意识)

提高全民健康素养刻不容缓,2009年12月中国卫生部发布的《首次中国居民健康素养调查报告》号文件显示,我国居民健康素养普遍偏低,健康素养总体水平仅为6.48%,且存在明显的城乡、地区、年龄差异。差异。对此,中国领先的健康教育传播咨询公司灵可信总经理兰莉女士认为,必须大力推进健康促进和健康教育,提高全民健康素养水平。健康素养的提高并不是一件遥不可及的事情。只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注重知识技能的学习和积累,就能达到人人享有健康、人人享有健康的目标。

健康素养是指居民获取和理解健康信息,并利用健康信息改变自身行为以维护和促进健康的能力。健康素养包括素质和体质两个方面。除了通过体育锻炼来提高外,体质受先天因素的影响较大,而素质则更多地依靠后天的学习来培养和提高。

本次调查中,卫生部根据我国当前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将健康素养分为五类,主要是科学健康观、传染病预防、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安全急救、基本医疗保健。识字。我国居民具备这五类健康问题相关素养的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科学健康理念29.97%、安全与急救素养18.70%、传染病预防素养15.86%、基本医疗素养识字率9.43%,慢性病预防识字率4.66%。

提高健康素养对普通人来说遥不可及吗?根据卫生部公布的《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试行)》,其中66项知识和技能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它们不但不神秘,很多都是大家都熟悉的,比如保健食品不能代替药物、每天刷牙、饭后漱口等。勤洗手、勤洗澡、不共用毛巾和洗漱用品。大多数基础知识和技能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只要真正理解和实践,将有助于提高健康素养。这就需要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注意积累权威、科学的健康知识,学习基本的健康技能。

近期发生的张务本事件再次提醒我们提高专业人士和普通民众的健康素养、加强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高全民健康素养,离不开公众和个人的努力。每个居民个体都是自身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提高自身健康素养负有重要责任。

健康素养并不深厚,提高健康素养也并非高不可攀。健康网呼吁国家相关部门继续关注提高中国人民健康素养,联合各领域经验丰富的人士,共同为中国居民健康素养的提高打造专业、权威的交流平台,积极及时引导舆论风向。让老百姓使用正确的健康信息,最终达到人人健康、人人健康的目标。

提高全民健康素养刻不容缓,以上就是本文为您收集整理的提高全民健康素养刻不容缓最新内容,希望能帮到您!更多相关内容欢迎关注。